全方位升級,立磨產能再刷新
在碳素生產中,磨粉與物料以:石油焦、瀝青焦、人造/天然墨、無煙煤等物質為主,進入立磨前,先粗碎再中碎。
立磨開始生產時,從旋風分離器中每小時分離出的粉料量,不是在單位時間內磨碎物料量。因磨碎的物料不直接卸出機外,而是通過風掃帶出機外,經過氣粉分離系統分離。產量QC不但與碾磨能力QP有關,還與系統分離效率ηc有關。
粒度受很多因素影響,進料粒度、風量風壓、排風量、操作等,但風篩轉速的影響甚大。
進料粒度越細,產量越高;進料愈粗,產量愈低。對于4R型而言,進料粒度0mm至20mm時,比進料粒度在20mm以上的產量更高。
新換磨環(鋼圈)和懸輥(裝配時對正),產量比稍有磨損時,產量略低,因磨環和懸輥磨損,磨環直徑增大,物料與磨環接觸面增大,碰擊碾磨機會增多。對新換磨環與懸輥,接觸面小,物料受碾磨機會少,因此產量低,經過一段生產后,產量恢復正常。
鏟刀磨損后,若進料少,物料無法鏟起,對產量也有影響。適當進料,開大進風量,料多會增加摩擦阻力與主電機負荷,可以更換鏟刀。鏟刀同鏟刀架角度,5R型以29°為宜;4R型以32°為宜;3R型以35°為宜。角度越小,鏟起物料越少,產量下滑。角度大,鏟起的料會飛出,無法進入磨環與輥子間,也會影響產量。
當立磨的喂料量變化大、入磨物料粒度變化大、磨內料層波動過大、立磨振幅高,都可以對喂料量進行有效控制。
編輯:T